日本稀土产业战略
日本不采陆矿,外撷储备囤积。在获得大量稀土等资源后,择量储存在海底等处。早在1983年,日本就出台了稀有矿产战略储备制度,并执行至今(甚至更早就在执行)。
储备对象为镍、铬、钨、钴、钼、钒、锰等7种稀有金属,其进口依赖度超过90%。在稀有金属价值越来越被认清时,日本又把铂、铟及稀土类三种资源纳入储备对象(甚至更多的资源)。
有专家曾在一次采访中说,日本企业担心在中国大量采购稀有金属原料会引起中方的警觉,他们就在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乃至东南亚设厂,从中国转口,甚至大量收购广西、云南一带走私的稀有金属原料或半成品。也有一些日本企业以谈判投资矿山为诱饵,大量从矿山企业购买稀有金属原料。
从大量、公开、集中采购转为多批、少量、分散采购。还有一些通过中国香港、泰国等地进行转港贸易进口。其目的一是转移视线,另一方面巧妙利用采购时间差,扭曲正常的供求关系,打压和操纵市场价格。
一个国家审时度势、量体裁衣,制定利己的稀缺资源长短期战略,那是一种真知远见,值得学习和借鉴。请期待原版和快评《日本稀土产业战略(2030)》(1)、(2),(1)将在《2017年稀土永磁全产业链研究报告》中推出。